Location:Home > NEWS
前处理装备工艺落后怎能做好车身的“表面文章” |
今年1月中旬,北京的一场大雪过后,有些国产的低档客车、卡车车身上出现了一道道黄色的水痕,非常难看。为弄清此中缘由,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专家人士。据有关专家介绍,这主要是国内的车身前处理技术落后造成的。 据了解,一条进口的轿车前处理生产线,通常要上亿元甚至几亿元投资,而国内的一些低档前处理生产线投资只有几百万元,与国外相差几十倍,这种落后的技术装备条件是很难生产出优质产品的。 据介绍,目前国内的前处理技术比国外落后20至30年,一些化工企业不是主动上门服务,而是等着汽车企业上门要产品,始终处于被动状态。记者最近到汽车厂去采访,发现一些企业的涂装车间设施非常简陋,工艺很不完善。车身喷漆前,通常车身要先浸入到一个大池子进行阴极电泳处理,整个过程要经过脱脂、清洗、磷化、阴极电泳、喷漆、烘干等8个程序,这就叫车身表现技术前处理。另外,车身底部还要进行抗石击涂料喷涂。同时,车身焊柱部位要加入抗撞击填充剂、焊缝密封胶等。如果没有这些新技术,一台车用不了几年就会锈迹斑斑;如果没有这些新技术,高档的汽车,它的舒适感、可靠性也会大打折扣。 据上海汉高化学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有关人士介绍,汽车前处理技术及工艺在国际上发展较快,Granodin磷化液、Fixodine表调剂和Ridoline脱脂等产品的出现,以及专用黏结、减震、消音及防护用黏合剂和表面涂料的运用,为汽车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化学品解决方案,覆盖从最初的车身焊接用结构胶,到原始车身预处理,到金属件和塑料件的清洗,再到最终的整车清洗,阴极电泳处理。 一位客车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,过去,车身都是采用点焊法,用户普遍反映噪声大,乘坐不舒适,后采用了表面技术处理工艺,每辆车的成本仅增加了1000多元,但车内噪声几乎没有了,车身的耐腐蚀性也提高了,车身“流黄汤”的现象没有了。一位轿车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指着富康车的铝合金轮毂对记者说,这轮毂经过了几次表面处理,从外表很难看出来,但硬度和耐腐性却提高了几倍。 当一辆轿车上市后,人们最关心的是其价格、外观、内饰、可靠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等,没有人会去关心这辆车用的是什么表面技术处理,但这些,对于汽车产品却是至关重要的。举例说,没有采用表面技术处理的车门,经撞击,乘员可能会引起重伤或死亡,而汽车厂在对车门进行表面技术处理后,在车门夹层放入了膨胀剂、抗震胶、防噪剂等,当车子发生猛烈碰撞后,人员伤亡率会降低到最小程度。另外,一辆车的底部假如没有进行抗石击表面处理,车身底部很容易被石头子打坏,而采用了抗石击涂料,车身底部就像钢筋铁骨一样结实了。 面对车身前处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,面对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,面对国产汽车更新换代上档次的需求,国内进行车身前处理技术的企业显得反应迟钝,茫然不知所措,眼看着外国公司的进入。我国今年汽车产量有望达到380万辆,2005年有望达500万辆,偌大的市场,不知涂装前处理企业何时才能作出反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