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cation:Home > NEWS
驱散“精神留守”的阴云(人民时评) |
在流动时代中成长的许多孩子,面临着亲情饥渴、关爱缺乏等问题。精神上的“留守”状态成为他们心灵一角最触目惊心的标识 儿童节虽已过去,但关于儿童的话题与思考依然在继续。 日前,一部3分多钟的视频短片《给爱多一点时间》,讲述了一个农村留守女孩用5年时间盼来了有父母陪伴的儿童节的故事。片尾字幕“父母的时间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”让很多人心里一动。而近日发布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,流动儿童群体成为家庭暴力重灾区。累累伤痕让人心疼,但孩子心灵会刻下怎样的印记更使人忧心。 这些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社会症结:在流动时代洪流中成长的许多孩子,更突出地面临亲情饥渴、关爱缺乏等问题。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空间距离产生“心理疏离”,到城市生活压力之下的家庭暴力潜流,精神上的“留守”状态成为他们心灵一角最触目惊心的标识。 在教育学上,父母被视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孩子最好的成长是与父母在一起,在爱的注视下渐渐长大。那些“精神留守”的孩子们,在暮云四合的村口苦苦守望父母归来,在午夜梦回的呓语中念叨着爸妈,在回家挨打的恐惧中沉迷于城市网吧,孤独与紧张、失落与焦虑,成为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时常体会的心理感受,化为笼罩童年的重重阴云。 这样的心理状况造成的后果,不仅仅是个体成长的问题,更是市场化、城镇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。在广西天等县温江村,新生代农民工从“被遗忘的角落”冲向城市,“砍手党村”的恶名向人们警示着道德畸变、心理失衡对一代人的毁伤;在浙江侨乡青田,一些留守儿童在自家别墅阳台上顾影自怜,“捧着欧元的精神孤儿”诉说着幼小心灵渴望用物质之外的力量来充实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,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。实际上,近年来“精神关爱”的阳光,正倾洒在越来越多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身上:“代理妈妈”的出现、“儿童之家”的成立、城市教育资源的共享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……怎样减少孩子们为“不完整的城镇化”付出的幸福代价,正处于艰难探索中。 “妈妈,我不要新书包,只要你回来……”农民工陈九英无意中看到女儿的日记,“心在滴血,却又不得不远离孩子,到城市里谋生”。也许,当我们的社会读懂并破解了这样的无奈与痛楚,“精神留守”的阴云才能被驱散,5800多万留守儿童与父母“在一起”的愿望才会不再遥远。 |